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

鳥人--Let's Make A Comeback


要討論這部電影,不可能不談談它那「看似」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。

--會說「看似」,是因為這部電影其實還是有用到剪接,只不過除了在結尾處有幾段硬切的鏡頭,整部電影大部分的時候,都是在鏡頭橫搖(pan)的時候進行剪接,因此不仔細觀察很容易忽略。

本片的Digital colorist Steve Scott在影片1分36秒的時候,談到了這個技巧:

“The whole movie is one shot. Well how do you do that? We started talking and brought up the idea of dissolves between shots, and I talked to our editor and I said where are those moments when you would never notice a cut? Well, in the pan . So let’s go into the middle of the pan and cut there, so by the time we get settled, we’re in the midst of the shot.”



這個手法首先出現在吊燈墜落的「意外」到主角Riggan接受採訪的轉換。

主角使用「超能力」把花瓶砸往牆壁,鏡頭跟著花瓶移動,短暫停留後經過窗戶,轉到了採訪的記者身上,這時候可以發現主角的衣服已經換了,房間裡頭也多出了許多人。

這個技巧使用了許多次,不管是往旁邊移到角落,再移回來,或者往上搖到天空再往下,又或者是在移動的中途進行剪接,只要知道原理後仔細看就不難發覺。

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純粹是炫技,不過長鏡頭在營造的「舞台感」上頭效果確實不凡,搭配戲裡舞台劇的戲中戲情節,我想並非毫無必要舉動。


不過其中有個例外,那是Riggan在休息室,他女兒給他看手機裡的影片的時候。

鏡頭緩緩往手機拉進,然後拉出時已經是電視機的新聞畫面(這算是個很常見的手法)


除了「看似」一鏡到底的表現手法,這部片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它的「選角」,挑選了曾經演出過蝙蝠俠的Michael Keaton,飾演過去的老演員,想要依靠舞台劇東山再起。

於是舞台的演出指涉了Riggan的生命,Riggan的生命也指涉了Michael Keaton的生命,從而使整個反諷的層次更加豐富了起來。

福斯甚至配合《鳥人》,惡搞了一個「鳥人歸來」的電影預告:



電影裡也多次嘲諷「超級英雄」的現象,嘲笑那些穿著緊身衣的小丑。它也嘲笑評論,認為他們只是不會創作的二流人物。它甚至嘲笑觀眾,只想要爆破想要動作場面。

然後它嘲笑演員,嘲笑這個世界--Riggan想要透過舞台的表現重新博取名聲,可是他真正獲得關注,卻是因為穿著內褲逛大街,還有拿槍轟掉自己的鼻子。

電影最後,他看著鏡子,看著自己終究是戴上了鳥人的面具。


於是Riggan,撕下他的繃帶,走回病房,打開了窗子。

接著鏡頭一轉,他的女兒Sam走了進來,先是往下看,然後抬起頭,露出笑容。

我們不知道她看到了什麼,只能從她的表情猜測--看到這裡,比起Riggan的死活,此時我想到的卻是電影中段,Riggan發現Sam還在吸毒時倆人的爭吵。

Emma Stone這段精湛的演出完全值得一座奧斯卡小金人(據說她NG了許多次)

值得一提的是,這個片段精彩的不只是她的演出,還有導演的選擇--在她說完一大串話後,畫面並沒有轉過去讓我們看見Riggan對Sam這番話的反應,而是繼續定在同樣的位置,讓我們看到「因為Riggan的反應而做出的反應」。

她激動地說完話,眨了眨眼,把頭轉開,然後緩緩起身繞過Riggan離去,這時候鏡頭才跟著她讓我們看到了Riggan的反應。



回到Riggan有沒有死的話題上頭,會認為他沒有死,可能是因為電影不斷描述他的「超能力」,並且僅僅用暗示超能力可能不是真的(例如開心地飛了一會兒後,還要搭車回戲院)以及Sam最後露出的笑容。

可是按常理來說,Riggan死定了。

--不過在探討他有沒有死之前,容許我再岔個題,談談這部電影的隱喻。

電影裡Riggan他們排演的是瑞蒙卡佛的「當我們討論愛情(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)」,卡佛的小說通常都是說著同一件事情:「一切終將被放棄,也必然被放棄」,所以當卡佛談到愛情,他的結論也必然是--終將徒勞的行進。

換句話說,他什麼也沒說。

而在《鳥人》裡頭,「愛情」指的是觀眾對演員的愛情,也就是「名聲」。

整部電影,就是在講這群演員們渴望「名聲」的故事,「鳥人」不但是幫助Riggan獲得名聲的角色,也是「渴望名聲」的具象。而在「鳥人」的促使下,汲汲營營的想要再次獲取觀眾認同Riggan,便成了狂妄追逐太陽的伊卡洛斯(片頭和片尾的火球都是伊卡洛斯的意像)

可是到最後,Riggan才明瞭原來追求「名聲」只是徒然,那些「譁眾取寵」的行為才是追求名聲的關鍵(所以在當他在舞台倒下時,才出現樂隊還有穿著超級英雄服裝的人們)

同時他也明白,他真正渴望的其實還是「愛情」。

所以在最後表演前,他和老婆聊起了導致他們離婚的事件,並且不再用「曬傷」當作藉口,坦白那是自己想要自殺卻遭到水母螫咬的經過--水母是曾經被他視為不堪的過去,而在最後他卻看到水鳥在啄食水母。

因為他已經認清名聲的本質,追求名聲只是徒然,所以在最後他可以撕去「像是鳥人面具的紗布」,鏡子裡也不見鳥人的身影,只有他自己。

說到底,《鳥人》其實也是個自我追尋的故事。

--

所以在最後,Riggan到底是怎麼想的?他到底有沒有死?

經過前面的說明,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,他並不打算自殺。舞台上的表現,是他聽完了馬克白的獨白,接受了鳥人,接受了觀眾就是喜愛爆炸的現實之後的最後一擊。

(其實不管他有沒有想要自殺的意圖,在他活下來的時候,他就經歷了「重生」獲得全新的生命--重生的目的,絕不會是為了再一次的死亡。)

他早就料到了結果。所以在經紀人困惑地問他怎麼不說話的時候,他不是因為諷刺而說不出話,他是因為早就料到這一切所以不說話。

這就好像導演Iñárritu居然拍起了喜劇!

他只是默默地看著他的成功,也許在心裡笑著,看啊你們這些愚蠢的觀眾、愚蠢的評論、愚蠢的世界,這就是你們要的吧?

然後,他會撕下臉上的面具,離去前和坐在馬桶上的夥伴用眼神道別。

就像是開頭那首詩說的:

And did you get
what you wanted from this life, even so?
I did.
And what did you want?
To call myself beloved, to feel myself
beloved on the earth.

Riggan已經獲得了他想要的,Iñárritu也是。

接下來呢?其實不只是觀眾,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。

曾經風光的演員,想要靠舞台劇扭轉乾坤,最後還是拿了把槍轟掉自己的鼻子。曾經風光的演員,想要接演有深度的電影重振雄風,可是電影還是充滿了炫技的長鏡頭,用了特效還有那些賤骨頭的觀眾最愛的反諷。

他獲得了他想要的,然後終於可以撕去面具,離開這個世界。

可是跳出去後,是生?是死?

是飛翔,還是墜落?

沒有人會知道答案。

--

對了,穿插全片的鼓點同樣令人印象深刻,只是不知道該擺在哪,只好最後提一下了QQ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