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

火影忍者--淪為平庸的傑作

《火影忍者》自從1999年開始連載,最後在去年底完結,連載十五年共有72卷700話。

從銷量看來,它絕對會是日本漫畫史上重要的作品--可是,絕對不會是經典。

為什麼呢?本文將從劇情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。

首先,我們就從作品第一話開始吧。

這麼短短的一話,除了交代設定之外,其實也反映了早期火影的樣貌。

1.尋求認同

鳴人惡作劇、想要當上火影、偷走封印之書都是為了尋求認同;伊魯卡相信他,是因為他也曾經歷過孤獨,知道寂寞的痛苦--因為認同所以他挺身而出,也因為他的認同鳴人打敗了水木。


2.改變命運

如果說「尋求認同」是鳴人的目標,那麼「改變命運」就是他的手段。早期的劇情,鳴人的設定是「被封印的妖狐」,也就是說他的孤獨是命運的必然,可是他仍然願意努力,相信努力可以扭轉乾坤。

後面的波之國篇、中忍考試還有尋找鋼手、佐助奪還都只是相同主題的不同面向。波之國的人們因為惡霸卡多威嚇失去了希望,最後卻在看到鳴人的努力後挺身而出,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;再不斬和白的組合,展現的是另一種形式的羈絆,乍看下再不斬只是再利用白對他的情感,可是當他面對鳴人的指責時流下淚來--我認為這是火影忍者這部作品中最感人的時刻了,在那個瞬間,作者超越了「正義/邪惡」的框架,讓我們看到了再不斬的靈魂。


中忍考試的時候,鳴人和寧次的對決,再次圍繞著「改變命運」的主題:吊車尾能不能打贏天才?在這場決鬥裡,鳴人一次又一次的倒地然後起身,在最後終於使用他「最不擅長」的忍術戰勝了寧次。

不管在「形式」還是「內涵」這場戰鬥都緊扣著「努力可以改變命運」的主題。


此外,就像是再不斬的眼淚,寧次的自白也告訴我們,他父親為了宗家犧牲的過去--這裡展現的是岸本慣用的人物塑造方式,最開始他會給我們一個冷酷的形象,不管是再不斬、寧次、我愛羅甚至是佐助,而通常他們都會極力反對鳴人相信可以「改變命運」的性格。

接著他會透過回憶的方式帶出角色的過去,讓讀者發現,原來這些人在內心深處也是希望「尋求認同」,只是因為悲慘的過去他們選擇了錯誤的道路。

這個模式,在對決我愛羅的時候來到了最高潮。

我愛羅的冷酷更勝寧次,他虐待小李的手段激起了讀者的憤怒,踐踏寧次的努力讓我們期待未來的平反;同時他和鳴人的對照也更加直白,鳴人體內封印了九尾,我愛羅體內封印了守鶴。

他們唯一的差別,是有沒有「想要守護的人們」。


可是問題在於,經過這次的戰鬥,鳴人他成功獲得了認同。

如果這是戀愛漫畫,那麼他已經追到了女主角--接下來該怎麼辦呢?

於是佐助離開了,劇情的重心不再是「鳴人要尋求認同」而是「鳴人幫助佐助尋求認同」,回到戀愛漫畫的例子,大概就是男主角要幫死黨交到女朋友吧。

佐助執著於想要殺了他的哥哥宇智波鼬,他沒有辦法拋開仇恨,或者說拋開他的「宿命」,所以他尋求力量,接受大蛇丸的邀請,明明非常優秀卻主動排擠他人。

換句話說,佐助碰到的問題,仍然是「改變命運」還有「尋求認同」。

--問題是,該死的宇智波鼬原來是個他媽的聖人啊!

不對,如果他是聖人,我們可能不會這麼喜歡他。他的迷人在於,他是個「有缺陷」的聖人。他為了村子的未來,可以大義滅親--除了他的弟弟。



搞了半天,原來對方拒絕死黨,其實有說不出口的苦衷,她為了不想要男主角的死黨難過,所以獨自承受痛苦,她的心裡是深愛著他的。

好啦,那麼理所當然地,知道真相後男主角和死黨的目標就不再是追到這個女孩,而是幫她解決她的煩惱了。

鼬的煩惱是什麼呢?是村子的未來。

在這裡,岸本用了「宇智波斑/千手柱間」做為「佐助/鳴人」的對照,甚至還扯出了六道仙人的兩個兒子「因陀羅/阿修羅」並且設定了因陀螺的力量來自他自身能力,阿修羅的力量來自周遭群眾。

說到底,這又是個「命運」和「認同」的問題。

可是佐助沒有道理反對鳴人啊!

(其實就連宇智波斑都沒有道理反對柱間,除了中二沒有什麼好說的)

換句話說,火影700話的劇情,討論的是完全相同的主題,使用完全相同的模式。說好聽是緊扣主題,說難聽是炒冷飯--而且這飯是越炒越難吃。

回顧過去的敵人:再不斬、寧次、我愛羅、長門、帶土、斑、佐助(暫且不討論亂入的輝夜)我們會發現鳴人的勝利越來越沒有道理,敵人越來越強,可是他的努力越來越少,敵人的野心越來越大,動機卻越來越薄弱。

我們來聽聽六道老兒怎麼說的?


除了中二,我想不到其他形容了。

--

到這裡為止,我們談論的都是劇情面的部分,接著我們來談談表現手法。

3.出乎意料

同樣是在第一話,我們就可以看出早期火影處理戰鬥的特色,那就是「出乎意料」的忍術決鬥。例如第一話水木偽裝成伊魯卡,伊魯卡卻又偽裝成鳴人的爾虞我詐。


後面不論是卡卡西的訓練課程、初次對決再不斬還是最後擊敗寧次的招式,全部都有著「出乎意料」的戰術設計。

可是到了後期,忍術變得越來越華麗,這種「出乎意料」的戰術卻是越來越少。如果真的要找讓我出乎意料的戰鬥,大概就是輝夜強化重力想要逮住鳴人,卻被自己給婊了那邊吧......。


4.瞬間特寫

此外,從前面的幾張圖片,我們也可以發現岸本的分鏡習慣。像是再不斬流淚、鳴人擊飛寧次的兩張圖片都可以看到這個應用。

這是個很好用的手法,不管是表現角色情感,還是出招的速度感,甚至只是單純地想要延長具有衝擊性的畫面都可以使用--其實很多漫畫家都會這樣做,不過岸本特別喜歡「三個」一組的使用方式。


最後,還有幾個早期火影很長出現的分鏡技巧,或者說鏡頭安排的習慣。那就是「正反打的三合一」加上「交代鏡頭」的組合,像是下面的圖片,是先給出伊魯卡和鳴人的位置,然後一大兩小的鏡頭分別是伊魯卡和鳴人以及對話的重點(鳴人的孤獨)有的時候沒有特別要表現什麼,就會把交代鏡頭放進一大兩小的大分格裡。

這是種非常基本的鏡頭調度,發生什麼事情讀者看得清清楚楚。


到了後期,岸本仍然時常使用這種分鏡方式。

而由於使用的時機多半是靜態的畫面,所以表現效果沒有多大改變。


同樣地,他也有繼續使用「瞬間特寫」的手法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,他抓取的「特寫」越來越奇怪,越來越讓人看不懂,也越來越偏離原本該要有的效果。

也許是場面變大了的緣故,「特寫」變的不再是「特寫」,反而變成「畫格縮小了的中景甚至全景」像是在土巨人身上的土影,或者須佐能乎上的佐助,全都失去了特寫的意義。


--

總而言之,火影的劣化可說是全方面的,劇情安排、敘事手法甚至分鏡技巧全都大大地退步(有一陣子甚至連畫風都開始崩壞)看在曾經因為他而感動的讀者眼裡,實在無比痛心。

長達72集的《火影忍者》如果能在27集第一部完結的時候就不再繼續連載,想必會是個雖然遺憾,但是也正因為遺憾反而讓人們永遠記得的經典--無論如何,絕對不會淪落到連載後期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的地步。

如果要用一句話話來總結它的成就,也許可以這麼說吧:

「它告訴了我們,為什麼做人應該見好就收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